requestId:688e6230234021.53766785.
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5月8日,廣東省發展改造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廣東省周全奉行清潔生產實施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的告訴。
《計劃》指出,到2025年,清潔生產奉行軌制體系基礎樹立,工業領域清潔生產周全深刻夢中,女主角每一題都得了好成績,而成績最低的葉秋奉行,農業、服務業、建筑業、路況運輸業等領域清潔生產進一個步驟深化,清潔生產整體程度走在全國前列,動力資源應用效力明顯晉陞,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動力應用效力和重要淨化物排放把持程度基礎達到國際先進程度,清潔生產產業不斷壯年夜。
加速燃料原料清潔替換。公道把持化石動力消費,加年夜清潔動力推廣應用,進步工業領域非化石動力應用比重。加速自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支撐現有年夜型工業企業及燃氣電廠用戶自然氣直供。加速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多元應用。拓寬電能替換領域,在鋼鐵、石化、玻璃、陶瓷等重點行業推廣電綠設計師弧爐、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在工業負荷年夜、新動力條件好的地區,支撐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接進消納,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園區建設。推進原輔資料無害化替換,促進生產過程中應用低毒低害和無毒無害原料,鼎力推廣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油墨、涂料、膠粘劑、清洗劑等應用。
鼎力奉行重點行業清潔低碳改革。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平安和技術等標準約束,依法依規裁減落后產能,扎實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周全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以火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為重點,深刻開展節能減排診斷,樹立空間心理學能效、淨化物排放先進和落后清單,系統推進節能改革升級和淨化物深度管理,進步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程度。加速企業及園區節能、節水、節材、減污、降碳等系統性清潔生產改革,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的「書香美人」形象。葉秋鎖作為背景人物之一,在第產,積極創建無廢企業、無廢園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加速推進村級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革。
原文如下:
廣東省發展改造委等部門關于印發《廣東省周全奉行清潔生產實施計劃(2023-2025年)》的告訴
粵發改資環函〔2023〕545號
各地級以上市國民當局,省當局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周全奉行清潔生產實施計劃(2023-2025年)》已經省國民當局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廣東省發展和改造委員會 廣東省生態環境廳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廣東省路況運輸廳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
廣東省商務廳 廣東省市場監督治理局
2023年4月27日
廣東省周全奉行清潔生產實施計劃
(2023-2025年)
奉行清潔生產是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礎國策的主要舉措,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主要手腕,是加速構成綠色生產生涯方法、促進經濟社會周全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有用途徑。為貫徹落實《中華國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十四五”全國清潔生產奉行計劃》《廣東省國平易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廣東省生態文明建設“十四五”規劃》,經省國民當局批準,制訂本計劃。
一、總體請求
(一)指導思惟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周全貫徹黨的二十年夜精力,深刻貫徹習近生平態文明思惟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主要講話、主要唆使指示精力,認真落實國家任務安排以及省委、省當局任務請求,以節約資源、下降能耗、減污降碳、提質增效為目標,以推進技術進步為主線,以清潔生產審核為抓手,系統推進工業、農業、服務業、建筑、路況運輸等領域清潔生產,加速實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清潔生產改革,創新清潔生產奉行方法,培養壯年夜清潔生產產業,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供給無力支撐。
(二)重要目標
到2025年,清潔生產奉行軌制體系基礎樹立,工業領域清潔生產周全深刻奉行,農業、服務業、建筑業、路況運輸業等領域清潔生產進一個步驟深化,清潔生產整體程度走在全國前列,動力資源應用效力明顯晉陞,重點行業、重點產品動力應用效力和重要淨化物排放把持程度基礎達到國際先進程度,清潔生產產業不斷壯年夜。
到2025年,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添值能耗均比2020年降落14%,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添值用水量較2020年降幅不低于20%和10%,新增高效節水澆灌面積32萬畝,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19.73萬噸、0.98萬噸、7.38萬噸和4.99萬噸,全省農膜收受接管率達到85%以上,秸稈綜合應用率穩定在86%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應用率達到80%以上,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力爭達到100%,城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30%。
二、聚焦重點周全奉行,釋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潛力
(三)凸起抓好工業清潔生產。
1.加速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在支撐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中,重視晉陞清潔生產程度,培養壯年夜清潔生產產業。強化全性命周期理念,全方位全過程奉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擴年夜綠色低碳產品供給,加強商品過度包裝管理。在生態環境影響年夜、產品觸及面廣、行業關聯度高的行業,創建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鼓勵行業協會發布綠色產品設計指南,推廣綠色設計案例。以電子信息、家電、汽車、化工、建材、紡織等我省特點行業為重點,引導企業對標國際先進程度實施綠色化改革。鼓勵汽車、家電、電子、機械、紡織、通訊等行業龍頭企業構建高低游聯動的綠色低碳產業鏈供應中醫診所設計鏈,帶動高低游企業同步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依照產業結構、動力應用、運營治理、基礎私人招待所設計設施等綠色化請求,推動條件成熟的園區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示范。(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發展改造委、生態環境廳、市場監管局等共同,各地級以上市國民當局負責落實,以下各項均需各地級以上市國民當局落實,不再逐一列出)
2.加強高耗能高排放低程度項目清潔生產評價。對標節能減排和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實行清單治理、分類處置和動態監控。嚴格高耗能高排放低程度項目準進,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采取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單位產品能耗、物耗和水耗等達到清潔生產先進程度。對不合適地點地區能耗強度和總量把持相關請求、不合適煤炭消費減量替換或淨化物排放區域削減、能效程度低于本行業能耗限額準進值等請求的高耗能高排放低程度項目予以停批、停建,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程度項目自覺發展。摸索樹立高耗能高排放低程度的存量、增量項目清潔生產評價軌制。(省動力局牽頭,省發展改造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等共同)
3.加速燃料原料清潔替換。公道把持化石動力消費,加年夜清潔動力推廣應用,進步工業領域非化石動力應用比重。加速自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支撐現有年夜型工業企業及燃氣電廠用戶自然氣直供。加速氫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氫能多元應用。拓寬電能替換領域,在鋼鐵、石化、玻璃、陶瓷等重點行業推廣電弧爐、電鍋爐、電窯爐、電加熱等技術。在工業負荷年夜、新動力條件好的地區,支撐分布式電源開發建設和就近接進消納,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供電園區建設。推進原輔資料無害化替換,促進生產過程中應用低毒低害和無毒無害原料,鼎力推廣低(無)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油墨、涂料、膠粘劑、清洗劑等應用。(省發展改造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動力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4.鼎力奉行重點行業清潔低碳改革。強化能耗、水耗、環保、平安和技術等標準約束,依法依規裁減落后產能,扎實推進“散亂污”企業整治。周全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和評價認證,以火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造紙、紡織印染等行業為重點,深刻開展節能減排診斷,樹立能效、淨化物排放先進和落后清單,系統推進節能改革升級和淨化物深度管理,進步生產工藝和技術裝備綠色化程度。加速企業及園區節能、節水、節材、減污、降碳等系統性清潔生產改革,推動產業循環式組合、企業循環式生產,積極創建無廢企業、無廢園區和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加速推進村級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革。(省發展改造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天然資源廳、親子空間設計生態環境廳、水利廳、動力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專欄1 工業清潔生產重點工程
1.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示范企業創建工程。重點實施輕量化、模塊化、集成化、智能化、無害化、節能、環保、高靠得住性、長壽命、易制造、易收受接管等關鍵綠色設計技術應用示范,培養一批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等示范企業。
2.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程。開展綠色制造技術創新和集成應用,鼎力培養創建綠色工廠,培養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行業特點的綠色低碳園區。到2025年,累計創建國家綠色工廠達到450家以上。
3.實施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革工程。推動鋼鐵、石樂齡住宅設計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紡織印遊艇設計染、輕工等行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革,推動數據中間和5G等新興基礎設施實施節能降碳改革,打造一批達到國際先進程度的清潔生產標桿企業。
4.實施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工程。以自愿性和強制性相結合的方法,推動工業園區(身心診所設計集聚區)內的企業、重點流域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到2025年,推動5000家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四)切實加強農業清潔生產
5.推廣農業清潔生產新形式。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各項請求,加速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加速構建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清潔生產技術體系,實施糧經飼統籌、種養加結合、農林牧漁融會發展等一體化發展形式。支撐我省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鼎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推進農光互補、“光伏+設施農業”、“海上風電+陸地牧場”等低碳農業形式。增添農村清潔動力供應,推動農村生物質能綜合應用。發展林業循環經濟,培養林業龍頭企業,建設林草中藥材、油茶、竹等具有廣東特點的林業產業發展基地,積極創建國家現代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實施叢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以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林業龍頭企業等為重點,深刻奉行農業清潔生產,構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典範案例。(省農業農村廳、林業局牽頭,省發展改造委、工業和信息化廳、動力局等共同)
6.推動農業生產投進減量。加強農業投進品生產、經營等各環節規范化治理,統籌樹立全省農藥、獸藥等投進品追溯系統。開展“綠色農資”行動,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及飼料“禁抗”,統籌綠色防控與專業化防治,集成推廣全部旅程綠色防控技術形式,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加強綠色投進品創新研發,積極推廣緩釋肥料、水溶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新型肥料,拓寬畜禽糞肥、秸稈和種植綠肥的還田渠道。研發推廣全生物可降解農膜。(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科技廳、供銷社等共同)
7.晉陞農業生產過程清潔化程度。統籌推廣農業節水、節肥、節藥、節地、節能等生態友愛型農技與農機裝備,構成高效、清潔的農業生產形式。優先支撐糧食生產效能區、糧食生產重點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區域,集中氣力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愛、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機械深施、種肥同播、側深施肥、水肥一體等高效施肥方法。周全推廣安康養殖技術,推動獸用抗菌藥應用減量。加速構建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清潔生產技術體系,鼎力推廣種養加一體化發展形式。(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發展改造委、財政廳、天然資源廳、水利廳、市場監管局、供銷社等共同)
8.加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應用。積極推動秸稈綜合應用,加強農膜治理,推廣普及標準地膜,推動機械化撿拾、專業化收受接管和資源化應用,周全樹立農藥包裝廢棄物收受接管處理體系。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應用,支撐推廣清潔養殖和糞污全量搜集處理應用技術形式,鼓勵在規模種植基地周邊建設農牧循環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倡導糞肥就日式住宅設計近還田應用,促進農牧結合循環發展。摸索推廣液體有機肥還田、全量搜集還田等形式,晉陞種養結合程度。開展區域性病逝世畜禽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應用試點示范,持續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加強環境友愛型種植業示范工程和牲口廢棄物管理示范工程建設,促進源頭把持、過程攔截、結尾管理與循環應用結合發展。(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省發展改造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供銷社等共同)
專欄2 農業綠色化示范引領工程
1.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行動。加強環境友愛型種植業示范工程和牲口廢棄物管理示范工程建設,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到2025年,創建5個以上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域建設粵北生態農業示范區。
2.農業節水行動。加強節水澆灌工程與農藝、農機、生物、治理等辦法的集成與融會,加強灌區骨干渠系節水改革、田間工程配套和農業用水治理。到2025年,農田澆灌水有用應用系數達到0.535。
3.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年夜面積推廣應用高效低風險農藥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技術禪風室內設計,以及應用無人機等先進植保器械開展水稻、荔枝和柑橘等作物病蟲疫情專業化防治服務。到2025年,全省化肥應用率穩定在40%以上,重要農作物農藥應用率達到43%以上,創建一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支撐建設15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
4.秸稈綜合應用和農膜收受接管。樹立秸稈綜合應用長效機制,實現秸稈綜合應用。開展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分歧作物上的應用推廣。支撐省級科研單位開展秸稈綜合應用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應用研討與技術支撐。
(五)加速奉行服務業清潔生產
9.強化重點領域節能節水。加強服務過程中的資源動力規范治理,整體晉陞清潔化服務效力。針對商場、超市、住宿、餐飲等領域以及醫院、學校等公共機構的重要用能環節,開展節能改革,廣泛采用節能、節水、環保設備和產品。推動餐飲、娛樂、住宿、倉儲、批發、批發等服務業采用節能、節水和其他有利于環境保護的技術和設備,推廣應用節水型坐便器、淋浴器、水嘴等節水用具。從嚴把持沐浴、高爾夫球場、人工滑雪場等高耗水服務業用水,優先應用再生水、雨水等很是規水源,周全推廣循環用水技術工藝,摸索開展合同節水治理。實施公共機構能效、水效領跑者引領行動,遴選一批公共機構能效、水效領跑者,樹立先進標桿。(省發展改造委、教導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商務廳、衛生安康委、動力局等按職責分工)
10.積極發展綠色餐飲。引導餐飲服務單位將清潔生產理念融進綠色餐飲產品設計、服務全過程,推廣可循環應用餐具。推進餐飲節約常態化,鼓勵餐飲服務單位在奪目地位張貼節約標識,供應小份菜,提醒適量點餐,供給分餐服務,提示餐后打包。鼓勵餐飲企業進步食材加工應用率,供給合適節約請求的標準化菜品,公道設置裝備擺設分歧規格盛具,奉行適合分歧群體的套餐。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支撐餐飲企業建設中心廚房,推廣“生產基地+中心廚房+餐飲門店”經營形式,推廣綠色加工和配送形式,支撐凈菜加工配送中間建設。強化餐飲油煙管理,推動餐飲企業規范搜集餐廚渣滓,推進廚余渣滓資源化應用。(省商務廳、教導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機關事務治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強塑料淨化綜合管理。餐飲、娛樂、住宿、倉儲、批發、批發等服務性企業要堅持清潔生產理念,改良服務規程,減少一次性物品的應用。推進賓館、飯店、平易近宿等場所不再主動供給一次性塑料用品任務。推動電子商務、外賣、快遞等行業包裝減量與可降解包裝替換、包裝物循環應用,慢慢減少應用一次性不成降解塑料包裝袋、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周全推廣應用電子運單。推廣應用塑料替換產品,應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購物袋。實施一次性塑料制品應用、收受接管情況報告軌制,催促指導電子商務、外賣等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依照國大直室內設計家請求制訂一次性塑料制品減量規則。充足發揮各類各級公共機構示范帶動感化,帶頭減少應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健康住宅。(省發展改造委、生態環境廳、商務廳、文明和游玩廳、動力局、機關事務治理局,省郵政治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專欄3 服務業清潔生產重點工程
1.服務業清潔生產試點工程。選擇商貿飯店、住宿、餐飲、電商快遞等行業開展清潔生產試點任務,在服務業各相關領域創建一批省級清潔生產標桿企業。
2.綠色餐飲主體培養工程。開展綠色餐飲創建活動,鼓勵各類主體參與綠色餐飲評價和監管工作,培養一批綠色餐廳、綠色餐飲企業(單位)、綠色餐飲街區。
3.快遞包裝綠色管理工程。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發,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推廣標準化物流周轉箱循環公用。到2025年末全省各郵政快遞網點不再應用不成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塑料膠帶,建設1-2個快遞綠色包裝研發生產基地。
(六)鼎力推動建筑業清潔生產
12.推動新建建筑用能清潔化低碳化。加速晉陞建筑能效程度,新建平易近用建筑周全依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鼓勵農平易近自建住房參照綠色建筑標準建設。積極采用天然通風、自然采光、隔音降噪等生態共享的建筑設計方法。鼎力推進可再生動力建筑應用,積極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空氣源熱泵等技術,鼓勵光伏建筑一體化建設。積極奉行新建室第全裝修交付應用,推廣管線分離和一體化裝修技術,進步建筑品質。推廣應用高效電氣化技術與設備。鼓勵廣州、深圳等有條件地區開展近零碳建筑試點示范。(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動力局等共同)
13.強化既有建筑提質改革。積極開展既有棲身建筑節能改革,進步用能效力和室內舒適度。摸索節能改革與小區公共環境整治、適老設施改革、基礎設施和建筑應用效能晉陞改革統籌推進的節能宜居綜合改革形式,摸索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路線,統籌推動既有棲身建筑節水改革。加強既有建筑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推廣聰明用能技術,晉陞物業節能降碳治理程度。完美公共供水管網設施,晉陞供水管網漏損把持程度。積極引導公共機構實施清潔生產綜合性晉陞,針對照明、空調、電梯、熱水、冷庫等重要用能環節開展節能改革,公道設置室內溫度,充足應用天然采光。(省養生住宅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造委、生態環境廳、動力局、機關事務治理局等共同)
14.周全奉行綠色施工。加速推進建筑工業化,鼎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室第,開展裝配式裝修試點。進步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廣標準化、少規格、多組合設計。推廣應用綠色建材,鼓勵當局采購工程項目優先選用獲得綠色建材認證標識的建材產品。農房建設鼓勵當場取材和應用鄉土資料。發展建筑產業互聯網,實現建筑資料數字化治理,促進公道設定資料采購,減少資料損耗和運輸距離。推動施工現場優先應用節能燈具和節電型施工機械,對多臺同類設備實施群控技術,監控重點能耗設備耗設計家豪宅能,摸索施工用能限額。加強對施工現場的治理,將衡宇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工地噪聲、揚塵、污水、建筑渣滓等納進建筑業清潔生產治理范疇,推動建設一批建筑領域清潔生產企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發展改造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生態環境廳、農業農村廳、動力局等共同)
15.加強建筑渣滓源頭管控。加強建筑渣滓再生應用裝備研發,研制建筑渣滓處理和資源化應用成套裝備。開展再生骨料強化技術、再生建材生產技術、再生細粉活化技術、專用添加劑技術等研發。推廣應用建筑渣滓再生產品,鼓勵應用建筑渣滓生產再生骨料、路基路面資料、路面透水磚等新型綠色建材,拓展建筑渣滓再生產品的應用領域。鼎力推廣應用機制砂,推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及水泥制品生產過程的“三廢”零排放、廢棄物綜合再生應用。樹立建筑渣滓分類處理軌制,推進各類建筑渣滓資源化應用,規范建筑渣滓堆存、中轉和資源化應用場所建設運營治理。(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等共同)
專欄4 建筑業清潔生產重點工程
1.新建建筑能效晉陞工程。慢慢進步新建綠色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程度,進一個步驟進步建筑圍護結構等部位的節能機能請求。到2025年,建設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200萬平方米。
2.既有建筑節能化改革工程。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更換新的資料、綠色社區創建等任務,統籌推進既有棲身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革。“十四五”期間,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革2600萬平方米以上。
3.可再生動力應用。鼎力發展建筑分布式光伏。推動太陽能光熱系統在中低層室第、飯店、宿舍、公寓等建筑中應用,積極推廣高效空氣源熱泵技術及產品,進步建筑終端電氣化程度,到2025年,新增建筑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建筑能耗中電力消費比例年夜于80%。
4.裝配式建筑推廣工程。樹立一批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典範項目和科技示范工程,加年夜裝配式建筑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等裝配式建筑推廣力度,力爭2025年末全省會鎮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達到30%。
5.綠色建材推廣工程。商業空間室內設計落實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擴年夜當局采購支撐綠色建材促進建筑品質晉陞政策實施范圍的告訴》請求 TC:jiuyi9follow8
發佈留言